在雨花区高桥街道,有一个温馨和谐的怡园社区,这里下辖4个物业小区,生活着汉族、苗族、瑶族、满族维吾尔族、回族、蒙古族等12个民族的2万多名居民。各民族同胞在这里共居共乐,怡园社区也凭借独特经验成功申报全国“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项目,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
坚持党建引领,提升民族团结进步“组织力”

怡园社区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成立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社区事务民主协商、居民代表联系群众、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等各项制度。
怡园社区创新推行一平台、一载体、一典型、一队伍、一特色“五个一”工作法,通过“党建+民族团结”“精神文明创建+民族团结”“基层治理+民族团结”等模式,将民族团结“‘怡’家亲”品牌有机融入党建工作。社区还开展“石榴籽”微课堂,在凉亭下、长廊里、小区内,志愿者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群众宣讲党的政策理论和方针政策。这种贴近居民生活的宣传方式,让各民族居民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政策,构建起党建引领、多元参与、幸福和谐的社区优质生活空间。
坚持创新管理增强民族团结进步“凝聚力”

怡园社区有些少数民族居民刚搬来时对周边环境不熟悉,生活上遇到不少困难。社区加强日常网格走访,建立了各民族纠纷调解、走访慰问、志愿者花名册“三本账”,详细掌握大家的情况。
怡园社区在西子花苑小区架空层打造了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阵地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展示专区,设置了观影室、图书室、民族舞蹈室、瑜伽活动室、古筝音乐吧等活动场所,为各民族居民提供了交流和娱乐的空间。同时,社区创新升级“怡呼百应”智慧平台,把党建、网格平台、政务服务、志愿服务等数据充分整合,把便民服务、志愿服务、物业等事项一网兜底。居民通过手机就能轻松办理各种事务,享受便捷的服务,更好地营造了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会环境。
坚持多措并举形成民族团结进步“向心力”

怡园社区西域巴依美食餐饮店的老板麦麦提图尔荪·艾合麦提尼亚孜,因食品餐饮许可证即将到期,前往社区办理续期相关业务。在沟通中社区工作人员了解到,此前他在市场监督管理所办理业务时,因语言沟通存在障碍,导致业务办理过程受阻。此外,按照规定,他还需要与社区、街道共同签订轻油烟承诺书。
社区在受理该业务后,第一时间向他详细告知了办理食品餐饮许可证的具体流程以及所需准备的相关资料。随后,社区工作人员与他一同签订了轻油烟承诺书。为帮助他顺利完成许可证办理,社区安排专人协助他在“湖南省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业务系统”上成功提交了食品餐饮许可证的申请。

怡园社区坚持服务筑基,树典型、学榜样,推动形成“民族团结一家亲”和谐局面。组建“红石榴”理论教育宣讲志愿服务队、“阳光520”志愿服务队等,开展民族团结主题活动30余场。发挥“石榴籽”工作室作用,帮助各族群众衔接进城就业就医就学、转接组织关系、证照办理等问题。整合社会资源,办好“怡”悦众创空间、“聚邻里 梦享家”红色驿站、垃圾站建设和安装电动车充电桩等45项民生实事,社区治理活力被充分激发,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显著提升。
当前,怡园社区正以雨花区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为契机,持续深入实施“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不断完善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搭建交往交流交融平台,以民族团结进步之力共建环境优美、邻里和睦、文明和谐的幸福家园。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